11月 18日-24日,全球首屆RENOFARM培訓"減少對抗微生物藥物的依賴和需求,促進農業食品體系轉型” 培訓班(RENOFARM Training Workshop)在南京農業大學衛崗校區舉行。此次培訓為期7天,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南京農業大學聯合主辦,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承辦。糧農組織助理總干事、畜牧生產與動物衛生司司長Thanawat Tiensin、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董維春教授出席開班儀式并致辭。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朱艷教授出席閉幕式致辭并頒發學員證書,糧農組織高級獸醫官宋俊霞做培訓班閉幕總結。
本次 RENOFARM能力提升培訓班為全球首屆,旨在宣傳和鼓勵在動物健康領域謹慎、負責任和基于證據地使用抗微生物藥物,提升農食系統中的可持續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管理能力。加納、肯尼亞、烏干達、津巴布韋、馬拉維、斯里蘭卡、越南、墨西哥等15個發展中國家的 RENOFARM高級獸醫官員代表參加了培訓,3名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部獸醫官、國內動物健康領域科學家以及南京農業大學專業教師擔任培訓班講師。

在11月18日的開幕式上,Thanawat Tiensin在致辭中感謝南京農業大學的大力支持,并向與會嘉賓、講師和參加RENOFARM培訓的各國代表表示誠摯感謝。他表示,本次培訓的舉辦是RENOFARM又一重要里程碑。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AMR)是一個日益嚴峻的全球威脅,影響人類、動物、植物及環境健康。抗微生物藥物在農食系統中的過度使用和誤用是AMR產生的主要驅動因素。為應對這一問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發起 RENOFARM全球倡議,這項為期10年的計劃旨在通過以行動為導向、以國家為中心和主導的策略,減少農業食品系統,特別是在畜牧業領域對抗微生物藥物的依賴。2024年聯合國大會抗微生物耐藥性高級別會議上正式通過了RENOFARM倡議,體現了各成員國推動農業食品系統可持續轉型和解決AMR問題的共同承諾。
董維春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南京農業大學與FAO保持長期合作關系。原中央大學農學院院長鄒秉文先生曾參與FAO籌備并擔任籌委會副主席。近年來,南農與FAO共同舉辦全球專家論壇,參與FAO世界糧食論壇與聯合國青年行動計劃,合作開展FAO網絡課程漢化項目,不僅為我校學術研究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也為推動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了力量。他希望各國學員在本次研討會中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為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管理和可持續農業食品系統的發展貢獻力量。

FAO獸醫官Emmanuel Kabali介紹了RENOFARM的基本情況。他指出,RENOFARM倡議以 “5G”框架為核心,包括良好的健康服務(Good Health Services)、良好的生產實踐(Good Production Practices)、良好的替代方案(Good Alternatives)、良好的合作關系(Good Connections)、良好的激勵機制(Good Incentives),教育與能力建設是RENOFARM使命的關鍵部分,目標是培養衛生服務提供者和利益相關者,推動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管理的實踐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策劃組織此次培訓,培訓班日程包括:了解RENOFARM “5G”框架、農食系統中抗微生物藥物負責任使用、抗微生物藥物替代方案研究與實踐、豬牛禽疾病防控和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控制實踐、減少抗微生物藥物使用的診斷技術、優良實踐農場參觀(亞洲最大的奶牛牧場——現代牧業蚌埠牧場)、區域性挑戰與解決方案分組討論等核心培訓模塊,還包括評估與認證環節。結業學員獲得FAO和NAU共同頒發的結業證書。



在閉幕式上,朱艷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培訓班創造了一個充滿活力和包容性的環境,各種思想和觀點在這里交匯。通過互動環節、引人深思的討論和深入的講座,我們探索了應對AMR這一關鍵挑戰的創新策略”。 她鼓勵學員將這里學到的理念和知識應用到各自的國家中。同時,希望大家保持密切合作,攜手繼續拓展在抗擊AMR和推進可持續農業食品系統的轉型方面深入合作。

糧農高級獸醫官宋俊霞表示,此次培訓使學員能夠在農業食品系統中更好地培訓本國人員,推動深遠變革;同時,所積累的經驗將為后續RENOFARM的培訓提供見解,根據所在國家和地區的實際需求提供更為針對性的培訓課程。她希望與會學員積極與動物健康工作者展開深入交流,分享本周所收獲的寶貴成果,共同為農業食品系統的可持續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南京農業大學還向各國高級獸醫官員和FAO代表介紹了其國際化項目,包括留學政策和國際學生的學習生活,同時積極推動國際科研合作,為應對農業、健康及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全球挑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閱讀次數:383
【 轉載本網文章請注明出處 】